Online declaration & Declarations
Working group & Expert column
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严格、有效地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绿色、循环和低碳相关法律法规、政策和标准。
近三年,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,全部完成了国家或地方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,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。
园区重点企业100%实施了清洁生产审核。
园区企业未使用国家列入淘汰目录的落后生产技术、工艺和设备,未生产国家列入淘汰目录的产品。
园区建有履行绿色发展工作职责的专门机构——园区绿色发展领导小组,并配备有2名专职工作人员。
园区工业增加值
能源综合消耗总量
工业企业可再生能源使用量
清洁能源使用量
终端能源消费总量
园区工业用新鲜水量
园区工业用地面积
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
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+
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
工业重复用水量
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量
高新技术企业的工业产值之和
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
绿色产业增加值
园区当年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量
园区当年工业固体废物总产生量
验收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
创建基准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
园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
某种污染物排放量创建周期年均增长率
园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
绿色园区标准体系完善程
编制绿色园区发展规划
绿色园区信息平台完善程度
石家庄经开区形成经济规模上台阶、产业层次大提升、生态建设更立体的绿色发展新格局
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绿色园区创建过程中,在能源利用绿色低碳化、基础设施 绿色低碳化、产业绿色低碳化、生态环境绿色低碳化、运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。 石家庄(国家级)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,2005年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“国家生物产业基地”,201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。
现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,1个镇,19个行政村,3个城市社区居委会,实际管理面积76.09平方公里,居住人口约10万人。
经过30年发展,石家庄经开区经济规模、产业层次实现大幅提升,科技创新实力、服务发展能力显著增强,全区拥有市场主体34423家,拥有“四上”企业 157 家,高新技术企业152家,科技型中小企业696家,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22家、示范企业14家、小巨人企业2家,拥有世界500强参股企业11家、大型央企6家、上市公司21家,已经形成了以生物医药、现代食品、装备制造和新材料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新格局,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、国家绿色工业园区、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、中国十佳优质营商环境产业园区、河北省综合示范试点开发区、河北省开放发展十佳开发区、河北省智能制造示范(园)区、河北省国际合作重点产业园、河北省能级提升示范开发区、河北省先进开发区。
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直坚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和省市各级政府相关文件精神,秉承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理念,注重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,立足园区的产业结构升级、节能降耗、资源综合利用、公共基础设施持续完善、生态环境建设以及运行管理等多个领域,不断创新绿色发展体制机制,围绕打造“产业高端化、环境生态化、园区城市化、人口人才化”现代产业新城目标,实施了一系列建设和提升工程,持续构建石家庄经开区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。
(一)绿色制造提升工程促进产业绿色化
围绕产业绿色化升级,积极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。
石家庄经开区积极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,制定了绿色发展政策,引导园区企业树立“绿色、低碳、循环”发展理念,着力培育“绿色企业”,当前区内已有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、华北制药河北华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、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、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、华北制药集团爱诺有限公司、华北制药集团先泰药业有限公司等6 家企
业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示范企业。
围绕产业绿色化升级,落实“两化”深度融合。
石家庄经开区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点工业企业智能化、数字化、绿色化改造,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。
积极推动区内“5G+工业互联网”,鼓励企业加快大数据发展,引导制造企业采用工业机器人、高端数控机床、智能成套生产线、先进节能环保等关键生产装备,目前已获等河北省智能制造重点企业数字化车间已达20个。
围绕产业绿色化升级,精准招商补链强链。
为全面贯彻落实 “4+4”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求,经开区根据产业整体规划建立精准招商项目储备库,编制了《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手册》,坚持领导带头,精准对接抓招商,先后赴北京、上海、南昌等地,仅2019年就对接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园、丽康源生物科技产业园等优质绿色产业项目六十余个,引进域外资金135.3 亿元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
围绕产业绿色化升级,科技创新促发展。
坚持创新驱动发展,石家庄经开区出台了针对高新技术企业、科技型中小企业及研发机构的鼓励政策,规模以上企业已达到63家;深入实施“人才强区”战略,加快“双创”平台建设,园区现有国家级检测中心1家,2家国家实验室,23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、工程实验室,3家博士后工作站,1家院士工作站;高新技术企业67家,科技型中小企业273家,各类研发人员共计1065名,其中硕士以上人才589名,有效发明专利465件,累计完成研发项目300 多个,获国家发明奖5项,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8项,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0项。
(二)推广新能源、节能减排促进资源能源充分利用
推广新能源,注重绿色循环经济发展。
经开区坚持资源节约和再生化相结合,坚持资源利用在生产环节和消耗环节并重,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扶持力度。
经开区资源能源消耗为水和电,园区鼓励太阳能、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;建立健全了园区各类废旧物资分类回收利用体系,大力支持区内企业废气、中水、固废等资源的回收综合利用,在2017 年中国循环经济摩比斯奖评选活动中荣获“最佳园区三等奖”。
2019年园区源综合消耗总量为76.8万吨标煤,同比下降6.5%;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2.57%,中水回用率46.1%;废气资源回收利用率97.4%;工业固体废弃物(含危废)处置利用率达100%。
抓项目节能减排保障园区绿色发展。
石家庄经开区鼓励区内企业进行生产技术、工艺和设备的更新,近三年经开区企业技改投资近40亿元,园区共计完成节能减排项目200余项,连年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,2019年园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消减率9.64%。
园区制定严格的标准控制废气废水等的排放,全面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提升改造工程,除保留一座中电投热电公司外,全部关停了工业燃煤锅炉。
全面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提升改造工程,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扶持力度,不断推动空压机、水蓄冷、电力需求侧响应、能源信息管理等先进技术应用,为节能减排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。
大力推动清洁生产项目实施与审核,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达标率达100%;园区加强绿化建设力度,采用了立体种植的方式加大“绿量”,并采用油松、木槿、杨树等有利于防尘降噪的树种。
(三)多措并举推进园区运行管理绿色化
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为园区绿色化发展提供保障。
石家庄经开区积极建设绿色低碳基础设施,区内建有污水处理能力为10万m³/d的污水处理厂一座,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%,并于2019年启动污水提标及再生水工程项目,另有华药、石家庄四药等6家企业建设有中水回用系统。
在公共交通领域,园区内现有三路共计38辆公交车,自2016年始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比例一直保持在100%。
2017年以来,石家庄经开区新建生活及工业建筑80%以上均为节能建筑,2017年至2019年园区新增工业建筑面积中绿色建筑占比以每年20%以上的比例增长,2019年达到15.6%。
2019年底,经开区已基本完成对公共场所照明工程的LED照明改造。
5G网络全覆盖促进经开区绿色发展。
经开区目前有299个铁塔通讯基站,至2019年底有超过200个基站具备5G上站能力,完成“点、线、面建设规划”中的“面”,实现5G网络在石家庄经开区的全域覆盖,在基础通信、5G+工业互联网、5G智慧社区、5G车联网等领域进行深度探索,5G成为石家庄经开区智慧化、绿色化、新业态的产业发展的又一加速引擎。
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园区绿色化进程。
经开区深入开展“三深化三提升”和机关效能革命,扎实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积极跑办行政审批权限下放,市级审批事项和藁城区审批事项权限应放尽放,全区审批事项已增至108项;全力推进“不见面审批”“一门办理”改革,优化审批流程,提高审批效率,网上可办率已达到91.2%,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.5个工作日;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,仅2019年就实现减税降费4.32亿元;优化完善机关办文办会办事工作流程,规范办公秩序,提高政务办事效率;积极推进财政体制、综合执法机构、国土资源管理、承诺制试点建设等机制体制创新改革。
经开区的“放管服”改革在不断深入,营商环境得到不断优化。
5G网络全覆盖促进经开区绿色发展。
经开区目前有299个铁塔通讯基站,至2019年底有超过200个基站具备5G上站能力,完成“点、线、面建设规划”中的“面”,实现5G网络在石家庄经开区的全域覆盖,在基础通信、5G+工业互联网、5G智慧社区、5G车联网等领域进行深度探索,5G成为石家庄经开区智慧化、绿色化、新业态的产业发展的又一加速引擎。
绿色发展概况:经济规模、产业层次实现大幅提升,科技创新实力、服务发展能力显著增强。
202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6.6亿元,同比增长11.3%;营业收入2631.86亿元,同比增长26.38%;规上工业产值513.21亿元,同比增长11.73%;规上工业增加值219.99亿元,同比增长12.56%;税收收入106亿元,同期增长7.56%;固定资产投资91.55亿元,同比增长14.32%;实际利用外资4.21亿美元,同比增长10.1%;外贸进出口5.31亿美元,同比增长28.9%;在全省开发区最新综合排名中,税收收入持续保持全省第一名;营业收入、利用外资位居第三位。
在2021年全国217个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中位居91名,顺利进入“全国百强经开区”序列。
主要成效:2021年,石家庄经开区绿色产业工业增加值为94.15亿元,同比增长10.5%。
石家庄经开区通过了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,所有项目环评执行率100%,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.5%。
随着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的不断推进,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为0.2577 吨标煤/万元,单位增加值用水量降为5.6 立方米/万元,污水集中处理率100%,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100%,“十三五”期间园区超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。
示范意义:近年来,经开区持续在绿色发展方面发力:围绕产业绿色化升级,积极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,落实“两化”深度融合,精准招商补链强链,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促发展;节能减排促进资源能源充分利用,抓项目节能减排保障园区绿色发展,促进绿色循环经济发展;从空间布局到基础设施为园区绿色化发展提供保障,5G网络全覆盖,不断优化营商环境,生态化环境治理,打造园区运行管理的绿色化转型。
经开区主要荣誉:
国家生物产业基地
全国抗生素类原料药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
是4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
国家级绿色园区(2020年认定)
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
中国十佳优质营商环境产业园区
国际医药食品产业园
河北省综合示范试点开发区
河北省开放发展十佳开发区
河北省国际合作产业园
河北省智能制造示范(园)区
河北省国际合作重点产业园
河北省能级提升示范开发区
河北省5A级先进开发区
河北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
河北省能级提升综合示范开发区
2021年获奖励资金2000万元
2020年获省级奖励4100万元
无
网站地图
中国绿色制造联盟
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(中国赛宝实验室)
通讯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东湖街道北沙东路56-8号
联系电话:0571-26309968
通讯地址:北京市石景山区实兴大街30号院9号楼
联系电话:010-58113945
Email : GMAC2017@163.com
邮编: 100041